孩子驗光有必要散瞳嗎?會不會傷害眼睛?
每當家長帶孩子去眼科檢查視力,尤其是初次配鏡時,醫生常會提到一個詞——“散瞳驗光”。不少家長一聽要“散瞳”,心里難免犯嘀咕:
“散瞳會不會傷害眼睛?”
“大人驗光都不用散瞳,孩子為啥要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散瞳驗光,解答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為什么要散瞳驗光?
散瞳驗光,專業名叫“睫狀肌麻痹驗光”。說白了,就是滴眼藥水(散瞳藥),讓眼睛里的睫狀肌徹底“躺平”,暫時罷工,失去調節能力。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臺“自動對焦相機”,睫狀肌負責調節晶狀體厚度,幫我們看清遠近不同的東西。可孩子和青少年的睫狀肌太“亢奮”啦,驗光的時候,它可能偷偷“使勁兒”,讓驗光結果“跑偏”。
散瞳的作用,就像給這臺“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按了暫停鍵,這樣測出的眼睛度數才是真實的,能避免把“假性近視”誤診,也不會漏掉遠視、散光這些問題。
未散瞳驗光,眼睛可能“負重前行”
1、度數不準確
孩子的眼睛調節能力是成人的3-5倍,如果不散瞳,驗光時睫狀肌可能持續緊張,導致近視度數測高、遠視度數測低。曾有媒體報道,某10歲孩子未散瞳驗光測得近視200多度,散瞳后實際只有25度【1】!

圖片來源:媒體截圖
如果按照不散瞳驗光的結果去配眼鏡,戴上這樣的眼鏡,就像穿著一雙尺碼不合適的鞋,會越走越累,近視度數很可能蹭蹭往上漲。
2、遠視度數被低估
一些小朋友是中高度遠視,自身的調節動用后,睫狀肌會悄悄“代償”,會讓度數顯得不那么高。有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度數被低估,導致治療的延誤或者治療方案制定的不合理。
3、弄“假”成真
“假性近視”其實就是用眼過度,睫狀肌痙攣了。一散瞳,“假性近視”的度數就會消失或者大幅降低。要是沒散瞳直接配鏡,可能弄“假”成真,讓眼睛遭罪。
這5類孩子,建議散瞳驗光
12歲以下,首次驗光的
第1次驗光,散瞳能獲取準確的初始度數。
懷疑存在調節緊張的
特別是眼軸/曲率比跟度數不匹配的。
有斜視、弱視病史的
過往病史意味著眼睛調節復雜,散瞳輔助精準判斷。
半年內度數增長超100度的
度數變化較大,散瞳能鎖定真實度數走向。
檢查時配合度欠佳的
配合度低易干擾驗光,散瞳可減少誤差。
散瞳驗光安全嗎?注意這3件事
散瞳只是暫時讓睫狀肌“睡一覺”,藥效過了,眼睛就完全恢復正常啦,根本不會影響孩子視力發育。家長們與其瞎擔心,不如做好這3件事!
1、選對專業眼科醫療機構
散瞳驗光是正兒八經的醫療行為,可不是隨便哪兒都能做的,必須得去專業眼科醫療機構。愛爾眼科設有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門診,提供從“近視預防”到“近視控制”的個性化綜合解決方案,助力家長科學防控孩子近視。在這里,散瞳驗光也會由專門的醫生來操作,確保孩子的度數準確。
2、這些情況需提前告知醫生
青光眼病史
對藥物成分過敏
先天性心臟病等全身疾病
3、散瞳后要注意這些
在沒有恢復正常的視力前,盡量不要讓孩子進行看書、看手機等近距離用眼活動;
避免強光刺激,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可以通過配戴太陽鏡和遮陽帽來遮擋光線;
由于看近模糊,家長要看護好孩子,避免碰傷跌倒。
散瞳驗光如同給眼睛做一次“深度體檢”,是兒童近視防控的關鍵一步。家長不必擔心,更不用因誤解錯過孩子矯正視力的關鍵期,我們一起用專業守護孩子清晰視力~
參考資料
【1】光明網:男童不散瞳驗光配眼鏡 佩戴5個月一查不近視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3445486814249511/?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撰文:李林
編輯:劉珂琪
專業審核:陳兆
終審:彭虹縉、李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