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庫?
眼庫的工作是為移植手術獲取和分配眼組織的一種非贏利機構,其工作包括角膜移植、保存、科學研究、教學等。眼睛清晰的對外窗戶就是眼膜,大約有一分硬幣大小,也是最普遍,最有效的移植部位。
眼庫的體制應該是怎樣的?附屬于醫(yī)院,還是獨立的,或是附屬于紅十字會之類的組織?
建立眼庫是極為重要的。對于捐獻的角膜,與捐獻的其他的器官有所不同。其他的器官移植,可能是一對一的捐贈。而角膜的捐獻,則是集中在眼庫,然后從眼庫轉移給需要移植的患者。因此,眼庫的建設極為重要。眼庫可以建在相關的醫(yī)院,由醫(yī)院統(tǒng)一管理,進行組織。
什么人可以捐獻?
幾乎所有人均可捐獻,即使超過75歲的老人,視力差的人,戴眼鏡的人,以及以前患過眼病或進行過眼部手術的人也可以捐獻角膜,因為他們的角膜并沒有受到影響。即使經(jīng)過檢查不能應用于臨床治療,其眼球組織也適合進行醫(y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
捐獻需要費用嗎?
不需要。眼庫人員將親自前往取材。任何器官買賣活動均為法律所禁止,醫(yī)療活動中的費用僅僅是材料處理,保存,運輸?shù)某杀尽?/p>
捐獻者家人能知道接受移植患者的情況嗎?
不能,因為登記接受移植的患者很多,捐獻者家屬不能指定接受移植人。
接受移植者能知道捐獻人的情況嗎?
不能。捐獻者的個人情況將保密,接受移植者的謝意將由眼庫工作人員傳達。
捐獻眼球可以進行何種科學研究?
捐獻的眼球可以用于角膜病,青光眼,白內(nèi)障,視網(wǎng)膜疾病,整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接受移植者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角膜可以保存多久?
接受移植者等待的時間取決于角膜的數(shù)量,角膜保存效果方法是中期保存,一般在兩周內(nèi)可以保存較膜片的質量,否則只能進行干燥保存用于其它治療。
對角膜的需求有多大?
盡管每年全球完成超過50 000例角膜移植手術,但是需要永遠無法滿足,并且人工角膜在臨床上的應用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國目前有超過200萬角膜盲患者,每年得到角膜移植手術的機會極低,迫切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
目前中國角膜移植和捐獻的現(xiàn)狀是怎樣的?
角膜捐獻的現(xiàn)狀是供不應求,要求提供角膜移植的很多,而供體不足,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角膜捐獻的問題是什么?
當前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倫理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自己角膜是自己身體的組成部分,即使是死亡后,也不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毀壞自己的完整性;同時,對于自己的親屬,當然也不愿意擔當出賣自己親屬眼球這樣的罪名。這說明,宣傳普及不夠,也缺乏必要的立法。至于眼庫體制不是主要的問題,更多的是要有深入的宣傳和陳舊觀念的破除。
眼庫獲贈角膜數(shù)量和實施手術的數(shù)字存在落差,這種落差是怎么出現(xiàn)的?
這個問題與前面的問題是一樣的,就是大家不愿意捐獻角膜,當然眼庫中也就沒有足夠的數(shù)量去給需要進行角膜移植的患者進行移植了。
角膜移植是否存在黑市交易問題?
雖然沒有對此沒有進行過調查。但是推斷是會有黑市交易的。這就是說,正是由于角膜社會需求的刺激,當然就會有非正常渠道的補充。它的危害就是破壞正常的器官移植的秩序,將身體器官和組織當成商品進行交易,使社會風氣受到危害,精神文明建設受到阻礙,問題是相當嚴重的。
社會為彌補角膜需求量和實際捐獻量的巨大落差付出了多大代價?由誰來承擔,僅僅是患者個人及其家屬嗎?
這種落差,主要的是由患者和家屬承擔,但是同時也給社會造成嚴重負擔。例如,增加一個殘疾人,就要有社會提供相當?shù)膸椭瑢埣踩颂峁⿴椭呢摀怯扇鐣簿褪羌{稅人的錢來負擔的。
國內(nèi)一些城市已經(jīng)針對包括角膜捐獻在內(nèi)的遺體捐贈制定了專門的地方性法規(guī),這些法律實施的效果如何?
關于遺體捐贈、器官移植的立法,事實上不是地方立法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國家立法要解決的問題。地方立法僅僅能夠解決一個地方的規(guī)范問題,但是,要想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由國家立法,進行全面的規(guī)范。
對角膜捐獻立法的重要性何在?有些什么意義?
對于立法,當然不能就規(guī)定角膜捐獻的法規(guī),而是要規(guī)定統(tǒng)一的關于人體組織和器官以及尸體的捐獻條例。這樣,就可以一下子就解決了全部的問題。其意義在于,全面統(tǒng)一人體器官、組織和尸體的捐獻行為,以及捐獻的器官、組織以及尸體的合理使用,制止非法交易,同時也就保護了人的合法權利。
國外相關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的?
為了保障和促進人體器官移植和組織利用的有序進行,世界各國普遍重視人體器官移植的立法,用法律手段保證器官移植工作的廣泛開展。日本于1958年制定了《角膜移植法》,1979年又將其修改為《角膜腎臟移植法》;丹麥于1967年制定了《人體組織摘取法》;美國于1968年制定了《統(tǒng)一尸體提供法》;挪威于1973年制定了《器官移植法》;法國于1976年制定了《器官摘取法》;新加坡于1987年通過了《人體器官移植法案》。這些器官移植法的內(nèi)容涉及了尸體器官捐獻的立法,供者死亡標準立法,以及活體器官移植立法等,對供體和受體的合法權益給予了充分的保護。
捐獻志愿的法律效力問題(比如老人生前已經(jīng)志愿捐獻角膜,但是家人不愿意捐獻)應該如何解決?
捐獻自愿是權利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具有的決定權。如果本人志愿捐獻遺體、器官、組織,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干預。發(fā)生爭議,法院裁決的時候,應當按照遺囑的效力對待。
轉載《中國眼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