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17點,在甘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蘭州市七里河區的51歲男子李勝(化名)實現了今生最后的意愿,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為這世界留下了他最后的愛心。
李勝是甘肅角膜遺體器官捐獻的先行者,早在十年前就有了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這一次,按照他的生前愿望,李勝的角膜將保存在蘭州愛爾眼庫,用于因為角膜病喪失視力的患者恢復光明與健康,這對眼角膜最多可以為四位患者帶來光明。他的遺體器官將用于教學和科研,為醫學做出重大貢獻。
據了解,李勝是蘭州人,和妻子離婚多年的他獨自一人撫養兒子長大,是一個隨和、樂觀,并且很有愛心的人。他生前是社區街道的一名綜治員,盡管工資并不高,但他總是盡己所能幫助自己周圍有困難的人。
10年前的,一篇關于捐獻角膜器官的新聞引起了他的關注,并萌發了百年后捐獻器官的想法。就在2019年6月3日,李勝和他的小學同學來到甘肅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咨詢了捐獻遺體器官的具體程序,并一起簽訂了捐獻協議。
仿佛是命運的牽引,6月24日中午,就在他簽訂協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勝突然感覺心臟不舒服,同事在陪同他去衛生所的路上撥打了120急診電話,然而等急救車趕到時,他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這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時間太快,救不了了。”著急趕到現場的醫護人員說。
父親的突然離世,對這個才剛剛成年的19歲小伙子來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但他還是忍著巨大的悲痛,在角膜遺體器官捐獻協議上簽了字。
“父親平時身體很健康,沒想到他走的這么突然,從小我和父親相依為命長大,他一直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捐獻角膜遺體器官是他生前的心愿,我要完成他的遺愿。”兒子李先生說。
6月24日下午,李勝的眼角膜捐獻手術順利完成,在遺體恢復儀容后,甘肅省紅十字會和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為李勝組織了簡短的遺體告別儀式。
“雖然不富有,但他時刻考慮比他條件還差的人。”社區綜治員的收入微薄,遇到天災人禍他總是積極捐款,這次又決定捐贈自己的角膜遺體器官。身前多奉獻,身后再捐獻,李勝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舉動,卻在平凡的人生中,用行動詮釋著助人為樂的真諦。他無私的捐獻角膜遺體器官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更是一種大愛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