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下午兩點五十七分,83歲的魏巧珍老人與世長辭,離開了這個她深深熱愛的世界。離開之時依然不忘回報社會,遵照魏老的遺愿,家人立即通知了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幫其實現了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將光明饋贈人間。
據了解,魏老生前曾是武漢一家工廠的一名普通職工,上世紀50年代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她全部的青春年華和熱情都奉獻給了那個時代。在同事和朋友眼里,魏巧珍豁達開朗,熱心助人,甚至有點“愛管閑事”,但一身充滿正氣。在子女的記憶里,魏老一直愛廠如家,總是早出晚歸,忘我工作。“母親曾自豪地對我說,58年大躍進,幾天幾夜連軸轉不睡覺,實在困了,就靠墻瞇一會兒。”女兒提起母親,仍不禁感嘆于魏老那種無私無畏、奉獻進取的精神。
退休后,魏老身體還算硬朗,平時看看報紙、聽聽廣播、看看新聞聯播等,時刻關注著國內外發生的一些大事。但自前幾年查出鼻咽癌后,魏老的健康狀況就開始走下坡路,病魔日漸肆虐,經過幾年的纏斗,魏老深感自己的病情越來越不樂觀,開始考慮自己走后應該做點什么。于是她把兒女們叫到跟前,說出了自己離世后要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想法。兒女們雖萬般不舍,但想到母親的性格和為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2012年在兒女們的聯絡下,魏巧珍老人順利辦理了遺體捐獻志愿者登記申請。“母親之前一再囑咐我們兄妹幾個:在她走后喪事要從簡,不設靈堂,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不收任何人包括親戚的禮金,更不要辦喪事答謝酒席。我們常想,老一輩人都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入土為安’的思想傳統,但對于像我母親這樣一位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八旬老人,敢于打破傳統,這讓我們后輩人很是震驚和敬佩!”女兒回憶起母親仍不禁動容。
12月7日14:57分許,魏巧珍老人因器官衰竭搶救無效離世,兒女們時間通知了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幫助母親完成眼角膜和遺體捐獻的遺愿。活著,就是奉獻。走了,也要把有用的回饋人間。據武漢愛爾眼庫協調員明維介紹,魏老的兩片角膜非常清澈透明,12月13日,已為兩位40多歲的角膜盲患者帶來了光明。(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