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ICC】聚焦翼狀胬肉前沿:全方位分享臨床進展和新成果
你知道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嗎?
你知道我國有超1億人患翼狀胬肉嗎?
你知道翼狀胬肉前沿的治療方式嗎?
近日,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主辦的第二屆角膜及眼表疾病國際論壇(2024·ICC)在長沙盛大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專家學者,就干眼、翼狀胬肉、圓錐角膜、角膜移植、眼庫、疑難角結膜病等多個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并通過60余份精彩的學術報告,共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動了眼科領域的學術進步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第二屆角膜及眼表疾病國際論壇(2024·ICC)在長沙盛大舉行
在翼狀胬肉項目研究論壇上,來自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病專科主任李寬舒、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角膜病專科副主任接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教研室副主任陳百華、海南愛爾新希望眼科醫院副院長晏艷霜、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湖南省區角膜與眼表學組組長王叢香、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院長曾慶延就翼狀胬肉手術新進展、羊膜臨床應用場景解析 、翼狀胬肉廣泛切除聯合結膜移植(PERFECT)多中心研究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為進一步推動翼狀胬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貢獻智慧。
翼狀胬肉項目研究論壇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湖南省區角膜與眼表學組組長王叢香、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教研室副主任陳百華、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副主任王科華主持
根據文獻報道,全球翼狀胬肉的患病率約為12%,中國40歲以上人群翼狀胬肉的患病率約為13.4%,中國將近有1.09億人患有翼狀胬肉[1]。翼狀胬肉是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結膜纖維血管組織增生的一種慢性炎癥病變,因其形狀酷似羽翼而得名,是常見的眼表疾病之一,且在光照長、紫外線輻射更強的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更為高發。翼狀胬肉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引發角膜散光導致視力下降,隨著胬肉不斷增長,觸達角膜深層基質、遮住瞳孔區域時則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由于尚未出現治療翼狀胬肉的特效藥物,實施翼狀胬肉手術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手段。

接英在《羊膜臨床應用場景解析》 報告中表示,羊膜具有安全性高、促進組織修復、抑制瘢痕形成、抗菌抗炎等生物特性,在眼表疾病的治療中有十分廣泛的臨床應用,包括翼狀胬肉、Steven- Johnson急性期、結膜腫瘤、重度干眼、角膜上皮缺損、神經營養不良性角膜潰瘍、大泡性角膜病變、化學燒傷等。

在《翼狀胬肉手術新進展》報告中,陳百華介紹了無縫線、無纖維膠翼狀胬肉手術技術。這種技術通過簡化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明顯減輕了術后異物感和炎癥反應,同時保持了較低的復發率,提高了患者的術后舒適度。
晏艷霜《翼狀胬肉三聯手術》
晏艷霜在《翼狀胬肉三聯手術》報告中介紹的三聯翼狀胬肉手術,在改良PERFECT手術的基礎上,聯合了生物羊膜覆蓋,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治療效果。通過海南、長沙雙中心的100眼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了這種手術方法能夠促進傷口更快恢復、炎癥更快消退,同時保障了用眼舒適度和眼表美觀度,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在《800例三聯胬肉手術遠期回顧性研究》的報告中,王叢香深入探討了三聯翼狀胬肉手術的長期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她指出,該手術方法借鑒了羊膜治療持續性角膜上皮缺損的理念,通過在翼狀胬肉手術后對角膜創面進行羊膜覆蓋,有效地緩解了術后疼痛,加速了炎癥的消退,減輕了早期干眼癥狀,并顯著改善了術后外觀。這一手術策略確保了胬肉病灶切除干凈,降低了復發率,還通過羊膜覆蓋加快了術后創面的愈合,減少了瘢痕形成,從而在提高術后美觀度的同時,也提升了患者的整體滿意度。

在《翼狀胬肉手術并發癥》報告中曾慶延強調了手術并發癥預防的重要性。她指出,術前應詳細評估患者的全身和眼部狀況,排除全身疾病的禁忌證,包括控制不佳的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未得到控制的類風濕、干燥綜合征等,以及眼部禁忌證包括嚴重瞼內翻、倒睫、眼瞼閉合不全、淚囊炎、急性角結膜炎、青光眼發作期、未處理的淺前房、重度干眼等。術中嚴格遵守操作規范,術后做好護理和隨訪工作,以大限度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據介紹,愛爾眼科每年實施翼狀胬肉手術超10萬臺,不僅是國內胬肉手術量規模排前列的眼科醫療機構,而且還發起制定了翼狀胬肉術后美容評級標準,致力于提高手術后的美觀效果。基于國外PERFECT手術技術,愛爾眼科進一步創新,改良睛致?三聯翼狀胬肉手術,該手術已被國際上認可為效果較佳的治療方案之一。
此外,愛爾眼科通過對三聯翼狀胬肉手術的大數據研究,進一步驗證了該手術具有低復發率和高美觀度的特點,為患者提供了更為理想的治療選擇。愛爾眼科角膜及眼表學組還編寫了國內首本翼狀胬肉實用型手術教材《翼狀胬肉》,該教材不僅在國內受到高度評價,其海外版也即將發布。
掃碼觀看會議直播回放
▼
醫信眼科